首页 > 推广 >

《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守护行业安全的坚固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09 15:29:19来源:
在有色金属工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从矿山开采到金属冶炼,再到后续加工,各类工程项目星罗棋布。然而,伴随生产规模扩大、工艺愈发复杂,火灾隐患也悄然增多。为有效防范火灾,保障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应运而生,它犹如一座灯塔,为有色金属工程建设中的防火设计指引方向。
一、规范诞生:汲取经验,填补空白
过去一段时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迅猛。统计显示,近 20 年来,全国 10 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从 1990 年的 239 万吨,飙升至 2009 年的 2681 万吨,19 年间增长达 11.2 倍 。但在这繁荣背后,部分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规章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低下、有法不依等,加之相关法规不完善,致使行业内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惨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鉴于此,原建设部下达《关于印发 <2006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第二批)> 的通知》 ,由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牵头,联合 11 家设计研究院、有色金属企业、公安消防部门及院校等单位,共同着手编制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团队遵循国家基本建设原则以及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消防方针,系统总结了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防火设计的经验教训,同时积极借鉴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的成果,并参考国际先进消防标准。经过反复研讨、广泛征求意见,最终于 2010 年 11 月 3 日发布《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630 - 2010),自 2011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二、适用范围:精准界定,有的放矢
该规范适用于有色金属工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防火设计,涵盖行业内采矿、选矿、原料场、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熔盐电解、金属及合金加工,以及各类辅助生产系统。不过,有色金属工程中涉及加工、存贮、使用炸药或爆破器材的项目,因其特殊性,已由国家制定专项法规与规范,不在本规范适用范围内。此外,稀有放射性元素生产项目,由于国家实施专项管控,有严格工程管理程序与制度,也不包含在内。
三、核心内容:全面系统,筑牢防线
  1. 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及防火分区:依据实际使用、存储或产生介质的火灾危险特性、数量及环境条件,确定厂房(仓库)或区域(部位)生产(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相关规定 。有色金属厂房(仓库)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丁、戊类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主要承重构件虽可采用无防火保护金属结构,但可能受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焰直接影响,以及表面温度高于 200°C 的金属承重构件,需采取防火隔热保护措施或进行结构耐火性能验算 。电缆夹层及地下或半地下的电气室、液压站、润滑油站,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地下电气室、液压站、润滑油站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有限制,电缆夹层地上、地下也各有规定,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可增加面积 。
  1. 生产工艺的基本防火要求:防火设计要依据工艺类型、生产介质火灾危险性特征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措施。火灾危险性高且防火设计难度大的工艺和装置,宜进行专项防火安全论证 。在腐蚀性环境中的厂房(仓库),防火设计需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 规定;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内的电力装置设计,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规定 。使用、生产及储存易燃、易爆介质的厂房(仓库),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划为重点设防类(乙类),遵循《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
  1. 总平面设计:合理规划厂区布局,考虑风向、地形等因素,确保不同功能区域之间保持安全防火间距,防止火灾蔓延。例如,将火灾危险性高的车间与其他车间适当分离,设置必要的防火隔离带。
  1. 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迅速、安全撤离。建筑构造方面,对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提出具体要求,增强建筑的防火分隔性能 。
  1. 消防给水、排水和灭火设施:提供可靠的消防水源,设计合理的消防给水系统,满足火灾扑救时的用水需求。同时,根据不同场所火灾危险性,配备相应灭火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 。
  1. 采暖、通风、除尘和空气调节:对于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要防止可燃气体、粉尘等积聚或传播,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关键部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为早期灭火和人员疏散争取时间 。
  1. 电气:对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线路敷设等提出防火要求,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
四、实施意义:提升安全,推动发展
规范实施后,显著提升了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安全水平。企业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建设,火灾发生率大幅降低,减少了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例如,某有色金属冶炼厂依据规范对厂房进行改造,完善消防设施,优化疏散通道,自改造完成后,未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同时,规范促进了消防产业发展,带动相关技术和产品创新应用。工程设计公司、施工和监理单位因规范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升专业能力,在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竞争力。政府依据规范强化监管,制定严格检查和验收标准,有效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是有色金属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行业持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规范也将与时俱进,持续修订完善,为有色金属工程建设构筑更加坚固的防火安全屏障,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