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 月 9 日,绿地集团在内部发布文件,对旗下多个地产事业部进行了重要调整。将江苏房地产事业部与安徽房地产事业部合并,组建为苏皖房地产事业部;同时,把浙江房地产事业部和江西房地产事业部合并,更名为浙赣房地产事业部。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聚焦优势资源,增进区域间的协同互补,强化区域管理,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基于新的组织架构,绿地集团也对管理团队进行了重组,任命方东兴为苏皖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李景斌为副总经理;黄薪担任浙赣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尹闵、戚荣坤为副总经理 。通过事业部的整合,绿地集团有望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释放财务活力,从而将更多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新业务赛道。此外,在 2024 年,原海西集群的南昌被并入东南集群;原华东集群的武汉和黄石划入东南集群;华东集群旗下部分事业部被取消合并。此轮组织架构调整后,华东区域掌管上海、浙江、福建三大城市公司,同时裁撤南京区域公司、西北区域公司和海南区域公司,仅保留北方区域、华东区域、华南区域和西南区域。
自 2022 年首次境外债展期以来,绿地控股的债务重组路径始终备受关注且伴随诸多争议。2024 年,绿地控股在债务重组方面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在境外债方面,其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已进行了相关展期操作。2022 年 6 月首次对 5 亿美元债展期一年,并承诺在原到期日支付 10% 本金,剩余 90% 展期至 2024 年,但后续出现差异化兑付情况,2022 年 8 月、9 月对两笔境外债(合计约 5.6 亿美元)进行全额兑付,而其他展期债券持有人仅获得 5% 本金 。2023 年 9 月再次将 9 只美元债展期四年,并承诺以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境外项目净回款作为偿付保障 。到 2024 年,绿地提出以债券面值 19% 的价格回购未兑付本金,并强制要求债权人同意后续强制回购条款,若不同意,则启动重组程序。从财务数据来看,绿地控股 2024 年财报显示,有息负债达 2145 亿元,短期债务占比超 40%,而货币资金仅 633 亿元,流动性缺口超 1500 亿元 。在境内债务重组上,2024 年 6 月 28 日,尤安设计公告拟与绿地控股控制下相关企业通过以房抵债的方式实施债务重组,拟以公司对绿地控股的应收款项原值为交易对价依据,此次债务重组合计金额不超过 1.86 亿元 。该方式为债务重组人以其开发建设的已建成和在建商品房,按房产在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已备案登记的可售价格为作价依据,用以抵偿其所欠付尤安设计的设计咨询费,差额部分由双方以现金方式结付。另外,在 2024 年 11 月 29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批复同意重庆市渝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受让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重庆鈊渝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3.9 亿股股份、3 亿股股份 。受让完成后,这两家公司对重庆鈊渝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 13%、10%,且二者实控人均为重庆市国资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绿地集团在金融板块资产方面的调整,或与整体债务及资产优化相关。
2024 年 1 月 3 日,绿地博大绿泽集团与中国绿地金融海外投资集团发布公告,双方已达成所有先决条件,并完成了换股和结算 。此次换股,博大绿泽集团向绿地金融正式配发及发行了 19.79 亿股换股股份,占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约 33.99% 。同时,公司还向 Inscription Capital 和 Easten Capital 分别配发了 3.01 亿股和 1.99 亿股结算股份,占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约 8.60% 。换股完成及结算完成前,绿地金融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有公司 29.66% 的股权,换股及结算完成后,持股比例增加至 51.02%,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一换股操作使得绿地金融在绿地博大绿泽集团中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有助于其对该业务板块进行更深入的战略规划与资源整合,加强对相关业务的掌控力,以应对市场竞争与行业发展需求。
从经营业绩角度来看,绿地集团的重组举措是其应对行业挑战、寻求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组织架构调整为例,通过合并事业部,理论上可以减少内部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使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有助于集中力量拓展市场、推进项目开发,对提升经营业绩有潜在的积极意义 。然而,从其 2024 年及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开财报数据来看,情况较为严峻。2024 年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总收入为 240.91 亿元,营业总成本达 244.30 亿元,营业利润为 -13.27 亿元,利润总额 -15.89 亿元,净利润 -19.7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 -1.11 元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营业总收入为 35.69 亿元,营业总成本为 35.99 亿元,营业利润为 -2.47 亿元 。在债务重组方面,虽然持续推进境外债展期及境内债务重组等措施,但沉重的债务负担依然对财务状况造成巨大压力。2024 年末有息负债达 2145 亿元,短期债务占比超 40%,货币资金仅 633 亿元,流动性缺口超 1500 亿元 。大量的债务使得利息支出成为财务负担的重要部分,侵蚀利润空间,限制了企业在业务拓展、项目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对经营业绩的提升形成阻碍。不过,若债务重组能够持续推进并取得更好成效,如降低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减少利息支出等,将有助于改善财务状况,为经营业绩的好转创造条件 。例如,通过与尤安设计的以房抵债债务重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改善资金回笼情况,对财务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