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怀来县组织部公职人员超车辱骂他人引关注,当地回应将调查核实
河北怀来县组织部公职人员超车辱骂他人引关注,当地回应将调查核实
近日,一则关于河北怀来县组织部公职人员超车后辱骂他人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据网友发帖反映,2025年7月22日,其驾车正常行驶时,被一辆后车超车后遭到辱骂,随后跟随该车至怀来县政府大院,发现辱骂者竟为县组织部干部科的公职人员。该网友多次要求对方道歉,但对方始终拒不见面,事件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
事件经过:超车辱骂引发纠纷
据当事人描述,7月22日下午,他驾驶车辆沿怀来县某主干道正常行驶,突然被后方一辆轿车强行超车。超车过程中,后车驾驶员摇下车窗,对当事人进行辱骂,言语极为不文明。当事人感到愤怒,决定跟随该车以讨要说法。最终,两车一前一后驶入怀来县政府大院,当事人这才得知,辱骂者竟是县组织部干部科的公职人员。
“我当时非常震惊,没想到一名公职人员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当事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随即要求对方道歉,但对方以“工作繁忙”为由拒不见面,甚至通过同事转达“爱咋咋地”的态度。无奈之下,当事人选择报警,但警方在调查后认为该事件不构成治安案件,仅对辱骂者取了笔录材料。
当事人发声:希望依法依规处理
8月15日,当事人在社交平台发帖,详细描述了事件经过,并附上了相关证据,包括行车记录仪视频、报警回执等。他表示,自己并非要“闹大”此事,而是希望对方能认识到错误,公开道歉并接受相应处罚。
“公职人员代表的是政府形象,他们的言行举止应该更加谨慎。”当事人在帖子中写道,“如果连基本的文明素养都做不到,又如何能胜任公职工作?”他强调,自己已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但至今未收到明确答复,因此选择公开此事,以督促问题解决。
官方回应:将调查核实并依法处理
事件曝光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部分网友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表示愤怒,认为其“滥用职权”“败坏政府形象”;也有网友呼吁理性看待,等待官方调查结果。
8月17日,潇湘晨报记者多次致电怀来县委组织部,但电话均未接通。随后,记者联系到怀来县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并不了解此事,但已注意到网络舆情,将立即向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并尽快给出回应。
“我们非常重视网友反映的问题,将第一时间展开调查核实。”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情况属实,我们将依法依规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
类似事件回顾:公职人员言行失范屡引争议
事实上,这并非怀来县首次发生公职人员言行失范事件。2018年9月,怀来县一名交警在岗亭内辱骂司机,视频被曝光后引发广泛关注。当时,怀来县公安局迅速介入调查,对涉事警员刘琪作出停职处理,并责成交警大队开展纪律作风整顿。
此外,2023年9月,怀来县另一名交警因执法过程中态度粗暴,被市民投诉后同样受到停职处理。这些事件反映出,部分公职人员在面对群众时,仍存在服务意识淡薄、言行不规范等问题。
专家观点:公职人员应严守职业操守
针对此次事件,法律专家张伟表示,公职人员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更关乎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若存在侮辱、诽谤他人等行为,情节较重的,可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面临降级、撤职或开除处分。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公职人员都不应辱骂他人,这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张伟强调,“相关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服务意识和法律素养,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社会期待:公开透明处理,维护政府公信力
截至目前,怀来县相关部门尚未就此次事件发布正式通报。但网友普遍期待,官方能尽快介入调查,还原事件真相,并依法依规对涉事人员作出处理。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公开、透明的处理结果。”一位网友评论道,“只有对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零容忍,才能维护政府的公信力,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此次事件再次为公职人员敲响警钟: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于服务人民。任何滥用职权、言行失范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谴责。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